超微芯片连续智能测温、冷链食品可追踪,疫情防控他们有神器
作者:beat365发布时间:2025-01-18
关注
全球最小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是如何一次次迭代变身的?助力常态化防疫,他们如何做到让北京冷链食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海淀区丹棱街1号的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了解创新背后的故事。
筑起一道疫情“防火墙”
将结合低功耗芯片、新型传感器、边缘计算等核心能力的测温设备贴在腋下3-5厘米处,即可实现24小时测温,体温情况可直接反映到手机app上。这是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最新研制的一套可穿戴式智能体温计。是的,你没看错,它只有一个创可贴大小,你也可以称呼它为“智能测温创可贴”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
“自今年春节疫情初期,我们团队仅用6天时间就研制出了可穿戴式医疗级的智能体温计,进行疑似新冠病例筛查。这已经是第五代了,它的核心是高精度低功耗的测温芯片”,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硬件研究员李晓玥介绍说。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
智能测温创可贴,内含芯片仅仅沙粒般大小,测温非常精准,误差可缩至0.05摄氏度,同时该智能体温计功耗非常低,充电一次,可连续佩戴测温10天以上。自今年初疫情爆发以来,这款小小的智能测温创可贴已经应用覆盖30万人,涉及集中隔离点观察人员、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餐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重点行业的工作人员。除了前端的智能体温计,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还开发了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基于智能体温计的实时测温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推理模型,实现自动分类和筛查。
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后,这款设备覆盖了全市46个密接集中隔离点。智能连续测温依靠人工智能算法,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千里眼”。“模型预警平均提前2.4天,其中最早一例做到了提前10天预警,这样就能尽早阻断传染源,最大程度减少感染扩散。”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算法工程师牟松波同时给我们讲述了提前10天预警的案例。早发现、早预警、早排查、早切断,在北京、武汉、绥芬河、吉林等城市,这款智能产品领衔亮相,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用完全自主可控的超微高精度芯片筑起了一道疫情“防火墙”。
让冷链食品渠道清晰可追溯
“病毒可在低温环境内长时间存活”是一个基本常识。10月17日,溯源青岛疫情时,中疾控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这也体现以冷链物品为载体,新冠病毒存在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性。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存在将病毒输入的风险,如何做到让冷链食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再挑重担。
“11月1日起,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启用,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需上传追溯数据,并落实电子追溯码赋码、贴码等才可销售。”这不仅仅是一则新闻消息,科技的效能已经真切地来到我们身边。当你走进超市,进口刺身专柜旁已经贴上了“北京冷链”二维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描即可获取进口商品的基本信息、检疫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图片。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正是这个平台背后的技术操刀者,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渠道清晰、全部可追溯。
“采集食品供应中种养殖、生产、加工、进出口、运输、仓储、零售、检验检测等多个环节的信息是食品追溯的基础,但是其中部分信息涉及到食品经营企业的重大商业隐私,导致企业不愿主动分享数据。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食品安全追溯中数据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问题”,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员郭京京介绍说。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依托区块链、电子编码等技术,全方位实现面向疫情防控的冷链食品可共享、可追溯、可查询。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芯片
“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边缘计算芯片和区块链的核心技术,通过做底层的核心技术研发,去赋能不同的行业。”正如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战略规划主任黄瑾所说,超微芯片在北京市新冠人群中进行连续精准筛查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做冷链食品安全防疫追溯仅仅是他们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
聚焦芯片研发源头创新,致力于解決当前芯片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领域的关键问题。从产业新需要切入生产制造,实现芯片小批量快速验证,不断推动边缘计算结合RISC-V的应用框架落地,围绕RISC-V生态打通供应与需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芯片”,是他们正持续耕耘要达成的目标。
做到自主可控,突破卡脖子技术,虽路漫漫其修远,但他们已经在路上并朝着目标不断迈进。
了解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
该研究院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支持下成立,瞄准边缘计算芯片、新型传感器、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新优化体制机制,整合相关领域优势资源,汇聚全球杰出科技人才及其科研团队,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边缘计算与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为目标展开科技任务攻关及行业示范应用,努力打造成为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协同攻坚、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关村科学城”公众号编辑,
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回复
“转载”取得授权,谢谢配合。